时间:2025-07-29 17:38 作者:雾夏之心
扩大机器人“朋友圈”后,京东首次阐述具身智能背后的思考
中国人工智能,再一次成为世界焦点。
智能机器人,再一次成为“燃爆”全场的明星产品。
尤其是在今年热门的机器人赛道上,京东动作频频。例如7月21日,京东被曝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连下三城,完成三家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投资,包括千寻智能、逐际动力和众擎机器人等。京东正在不断加码,积极投入这一赛道。
“现在每家都有一辆车,以后也许每家都会有一个人形机器人或者其他更多形态的机器人。”在今年大会上,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、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对观察者网等媒体表示,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场景,走向陪伴、服务等生活场景,规模上将扩大一两个数量级,对用户体验影响也是最大的。
具身智能应具备三大核心能力
早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,何晓冬就在与观察者网对话时表示,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有两个方向要走,一个方向是多模态,大模型必须具有视觉能力,未来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延伸向嗅觉、触觉;另外一个方向是走向具身智能,包括机器人、机械臂、无人车等,让通用人工智能走向物理世界。
这些趋势判断,今天基本都成为了现实。
在何晓冬看来,从广义上来讲,智能和物理机器的结合,包括两足人形、四足狗或其他形态,都属于具身智能的范畴。但如果要更确切地定义它,那么具身智能需具备三个核心模块:
其一是拥有可控制运动的“小脑”,可以在物理世界行动——因为机器的运动能力,非常影响其体验;其二是智慧的“大脑”,只拥有运动能力的机器仍是单调的,但有了“大脑”以后,它的感知能力、交互能力就会提升很多,可体验性也会上升不少。
在何晓冬看来,未来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会非常广阔。何晓冬指出,以前人们说得比较多的,是具身智能偏工业场景的应用——包括京东自己做物流、仓储,这些场景应用了很多。现在人们看到具身智能已经开始走入更通用的生活场景,包括人形机器人、机器狗,从工业应用走上了陪伴,家庭服务等领域。
1、《解忧杂货店》导演对王俊凯表示遗憾,网友:当年可不是这么说的,解忧杂货店电影演员
2、创历史新高!深圳湾口岸单日客流量达19.7万人次,深圳湾口岸人流量实况
3、机器狗冲锋陷阵,警犬掩体乘凉,警犬:坏了,我成替身了,机器 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