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尖|“黑”的政治经济学:谈黑悟空和魔童哪吒
【文/毛尖】
几年前,“DT财经”出过一份著名的《2021年轻人“金庸成分”报告:数据告诉你,金庸留下了一个怎样的江湖?》[1]。这份报告显示,在“最受欢迎的金庸角色”调查中,东方不败进入了最受欢迎的男性角色前十,周芷若不仅位列最受欢迎的女性角色前十,且在“00后”心中排入前五。
东方不败的晋级当然跟徐克、程小东全新演绎的电影《笑傲江湖Ⅱ:东方不败》(1992年)有关,林青霞扮演的东方不败颠倒众生,并从此进入美学前沿,也一劳永逸改写了“黑”色人物的颜值。同时,心机深沉的周芷若,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众对金庸人物的接受中,从来没有作为一个正面人物被认可,却在21世纪持续获得追捧,因为大家觉得她“黑化有理”。
黑化的心理代偿功能如此强大,最近二十年的大众文艺,在对文本作宣发或者推广的时候,经常使用“黑化”概念,尤其是三生三世古偶剧,男女主历经不同世代,必有一个世代的男主或女主,是黑化版或魔王版。比如,《招摇》(2019年),第一世女主被出身名门正派的心上人辜负,黑化,进入第二世;《苍兰诀》(2022年),第一世魔尊灭魄心族,第二世魄心族神女万年后重生,被魔尊爱上。
可以看到,黑化是一种强力文本升级机制,比失忆、车祸、白血病这些桥段都更好用,一般情况下,绝症这种桥段可以拍几集,但人物黑化就可以翻倍延时。如此,即便只从经济学角度考虑,黑化也是必杀技。
二、“真黑美”
网友们做的容嬷嬷表情包
这种观众心理直接改写了他们对角色的接受。《甄嬛传》(2011年)中安陵容的扮演者陶昕然,当年因为角色心机深重又腹黑被“网暴”到没法出门。近几年,年轻观众重新审视安陵容,在她的黑化上投射自己,安陵容也因此翻红。
黑化人物以各种变体持续覆盖全类型影像,包括国产剧中变化最少的年代剧。年代剧中的主轴人物常常是善媳妇,从《渴望》(1990年)中刘慧芳这种忍气吞声的人物,到郑娟(《人世间》[2022年])或那存花(《父辈的荣耀》[2023年])类圣母,女性形象建设就是永远的付出,永远的隐忍,永远牺牲小我成全大家,但这两年的媳妇不再走“真善美”赛道,《小巷人家》(2024年)就是例子。
电视剧《小巷人家》中的黄玲(右)回应婆婆
在新中国电影中,演员都不愿意出演黑色人物或黑化人物,王滨、水华找陈强演《白毛女》(1951年)中的黄世仁,他说:“我还没结婚,演了黄世仁,谁家的闺女肯嫁给我啊!”半个世纪过去,演员不仅无惧“黑”角色,而且积极参演。《笑傲江湖》拍了很多版,周芷若的权重越来越大,演员的表现也配合更“黑”,更具心机,因为年轻观众正在史无前例地重新接纳黑调人物。风靡全球的影视剧《权力的游戏》(Game of Thrones,2011年—2019年)在这方面也做出强劲示范,八年间《权力的游戏》被不同阵营人物的接力黑化所链接,而且,每次剧集中出现人物黑化,收视都会飙升。
如此,“真黑美”成为大众文艺的新意识形态,它既包含了时代之痛,也包含了时代之爱,这是“黑悟空”和“黑哪吒”横空出世的时代语境。
1、2-1!曼联热身首胜:B费世界波+双响,对手门将2次送大礼,曼联b费是哪个国家的
2、是什么塑造了我们今天的科学世界观?,科学是塑造现代性的根本力量
3、克勒舍:我的工作是扑克和国际象棋的混合,不能暴露自己的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