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资讯

Perplexity游说安卓手机预装!第三方AI应用抢占硬件入口?,安卓第三方软件

时间:2025-07-29 15:59 作者:o剑吼西风o

Perplexity游说安卓手机预装!第三方AI应用抢占硬件入口?,安卓第三方软件

说起来也好笑,即使到了 AI 时代,被视为「明日之光」的新兴 AI 应用们,居然还靠「预装」来推广自己。最近,主打生成式搜索的 Perplexity 被曝光正在游说 Android 手机品牌,将自家的 AI 浏览器 Perplexity Comet 预装进新机系统,以抢占 AI 终端的第一入口。


图片来源:Perplexity Comet

手机品牌不大可能同意这种「引狼入室」的行为:在 AI 手机时代,无论国内的小米、OPPO 还是海外的三星、Google,都希望将自己的手机作为 AI 入口,将用户的所有 AI 交互「截留」在自己可控的内容生态中。就连在 AI 方面大幅落后的 Apple,也知道要将核心数据和模型控制在自己手里,只向外部 AI 供应商 ChatGPT 传递极少数请求。

试问在这种情况下,又有谁愿意将自己 AI 战场的核心——浏览器入口,拱手让给一个不受自己控制的外部 AI 供应商呢?

不过话又说回来,尽管 Perplexity Comet 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,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Perplexity Comet 的「冒进」尝试,其实也揭露了当前 AI 硬件行业必然会遇到的问题:AI 供应商和 AI 硬件之间存在的供求博弈。

AI 供应商与 AI 硬件厂商在竞合中共存

从表面上看,AI 应用厂商和手机之间是简单的供需关系:一方有先进的大模型和交互技术,另一方掌握用户入口和硬件终端,两者合作、互利共赢,听起来水到渠成。但现实远比这复杂。

还是以上文提到的 Perplexity 为例,在 Perplexity 看来,手机厂商提供的是硬件载体,自己提供的是 AI 能力,两者并无直接冲突。只要把 Comet 浏览器预装进手机,用户自然会将其当作主要搜索与问答入口,从而带来交互数据和市场份额的正循环。

问题在于,手机品牌根本不这么看。


图片来源:荣耀

以小米、vivo、OPPO 为代表的国产厂商,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自家大模型——如小米的 MiMO、vivo 的蓝心大模型、荣耀的 MagicGUI——而这些模型正在逐步融入搜索、语音助手、输入法甚至系统设置等核心入口。预装 Perplexity,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动了这些品牌 AI 战略的根本。

甚至连原本对 AI 并不激进的三星,也在 Galaxy AI 和 Google Gemini 的绑定中找到了节奏;而 Google 自己更是把 Gemini 拓展到所有安卓系统层级中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Perplexity 提出「把 AI 浏览器做成默认入口」的建议,就等同于要求手机厂商让出主导权——这显然不是合作,而更像是「接管」。

更何况,AI 的核心竞争力不只是技术,还是数据。谁控制了用户交互数据,谁就能更快地训练模型、更精准地理解场景。手机厂商早已意识到,哪怕一开始自己的模型不如外部强,但只要数据留在手中,未来仍有翻盘的可能。一旦入口被外部 AI 占据,这种可能性就会迅速消失。

因此,表面上是「AI 应用找分发渠道」,实质上却是外部应用架空系统 AI,争夺用户交互方式的问题。


图片来源:雷科技

但矛盾也不只在厂商一方。对 AI 供应商来说,移动端是无法回避的主战场:毕竟手机才是用户交互最频繁、数据最丰富的终端。而现在的操作系统依旧掌握在手机厂商手中,AI 应用若想突破封锁,只能通过外挂形式切入,如插件、独立 App,或者直接预装进系统。

只不过,如今的手机厂商早已从「渠道」变成了「生态运营商」,从前靠内容拉动销量、预装换广告分成的合作逻辑早已不再适用。

看到这里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「似曾相识」的感觉:以前能力不足,需要靠外部供应商「救场」,数据不要就不要了;但现在用户数据和用户生态至关重要,所以各品牌都开始自己发力,不再依赖外部供应商……

没错,在雷科技看来,这完全就是 AI 手机的「CarPlay 时刻」。

智能手机正在重走 「去CarPlay 之路」?

当年 CarPlay 之所以能快速赢得车企的青睐,说到底还是因为车机系统智能化水平低,用户体验差。Apple 用 CarPlay 为能力有限的传统车企提供语音导航、音乐、地图等一整套解决方案,看似是「体验加分项」,实则掌握了关键入口和用户数据,将用户牢牢绑定在 iOS 生态中,架空了车企。

随着智能汽车时代到来,车企意识到 CarPlay 不只是帮忙,而是在「接管」用户交互和数据资产。于是开始集体去 CarPlay 化,自建 OS、语音助手和座舱系统,转而构建自己可控的智能体验闭环;CarPlay Ultra 的遇冷就是最直观的表现。


图片来源:Apple

在雷科技看来,同样的事情正在 AI 手机品类重演:

过去手机厂商缺乏 AI 能力,需要依赖外部模型补强体验;现在各手机品牌已推出系统级大模型,控制力和能力都在增强(除了还在画「液态玻璃」大饼的 iPhone)。而像 Perplexity 这样的外部 AI 应用,一旦试图通过预装、默认浏览器等方式深度占领入口,其结果就像 CarPlay Ultra——不再是「帮忙」,而是「争权」。

面对这种情况,手机厂商当然会选择自立门户、数据自控。毕竟谁掌握入口,谁就能掌握用户,掌握长期的商业价值。

AI入口关乎手机厂商的生死存亡?

如果说 Perplexity 想要通过预装切入,是想占据用户与 AI 交互的起点,那么手机品牌真正拒绝的,其实并不是「外来者」这层身份,而是背后的意图——定义权的转移。

在系统能力尚未完善的初期,外部 AI 应用看起来只是来补全功能的。但一旦它成为用户高频交互的起点,未来也会自然而然地接管答案的来源、信息的组织方式,乃至用户对整个 AI 能力的认知结构。而这才是厂商不容侵犯的底线:

不是你能不能做 AI,而是你不能代表我们来定义用户体验。

还是那句话,Perplexity 想争的是浏览器入口,实质上却在提出一套围绕自己能力构建用户行为习惯的新生态模型——如果让它预装,那以后用户遇到问题问的是谁、信的是谁、记住的是谁,就再也不是手机系统了。

微信常年被称作 iOS 的「国中之国」,不就因为架空了 iOS 最核心的应用分发渠道,成立了自己的小程序生态,掌控着数以万计的小程序入口吗?

在 AI 时代,让用户「离不开自己」,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Top

1、关于开展“清朗·整治‘自媒体’发布不实信息”专项行动的通知

2、老铺黄金逆势爆发,是一场高端消费价值观的重塑,老铺黄金是真的吗

3、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外贸如何逆势实现稳中向好?

小编推荐

当前文章:http://m.tuanjian7.cn/KFB/detail/gpbffc.html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

我要评论

发表
取消

o剑吼西风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