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资讯

郭磊:7月“软数据”放缓

时间:2025-08-01 19:35 作者:串槊钟嘀窝

郭磊:7月“软数据”放缓

郭磊系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



摘要

第一,7月制造业、非制造业PMI双放缓。7月是制造业淡季,过去5年、10年同期环比均值分别为-0.3、-0.2,今年7月的-0.4个点对应的放缓幅度略大于季节性。

第二,订单放缓幅度略大于生产,显示本轮放缓是从需求向供给传导。订单和生产环比分别为0.8、0.5个点。从终端需求来看,可能有几个原因:一是耐用品脉冲充分释放后有所减弱,7月前27天乘联会口径汽车零售环比上月同期下降19%,同比降至9%;二是地产销售近月转弱,7月前30天30城地产成交同比为-21.2%,部分基建相关指标也处于调整期;三是在“反内卷”升温背景下,部分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可能有一定收敛,从而对产业链需求形成传递。

第三,尽管量的指标回落,但价格指标出现了初步扩张(图)。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比上月上升3.1和2.1个点,这一则意味着“反内卷”取得了初步效果;二则意味着上游对下游的传导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。前期EPMI实际上也有类似指向,当时我们指出“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有不同程度上行,反内卷政策升温可能是主要影响变量”。

第四,值得注意的是,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至4个月以来最高,这证实了微观预期更多和名义GDP相关这样一个基本逻辑。只要量的收缩幅度可控,价格弹性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有积极影响。

第五,建筑业环比走弱。统计局指出“近期部分地区持续高温、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”;除此之外,我们理解和地产销售回款压力传导、财政支出中基建相关分项放缓有关。6月交通运输支出、农林水支出增速均偏低;除收入端约束外,和同期是特别国债支出大月有关。后续有待于超长期特别国债、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带动作用逐步上来。

第六,BCI较6月下行1.6个点,由于BCI在算法上包含同比特征,因此值得重视。从分项来看:(1)BCI“销售下降、利润上升”的指数分布符合实际GDP放缓、名义GDP改善逻辑;(2)消费品和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意外双放缓,前瞻指数反映企业对6个月之后价格的预期,这意味着尽管短期价格反弹,但价格中枢中期上升的预期尚不巩固;(3)企业融资环境指数走低,这与同处季末之后的4月数据特征上较为相似,信用扩张有待于进一步形成。BCI与万得全A指数在历史上的走势大致一致,但今年5月之后背离明显(图),可能和同期股票市场风险偏好驱动特征较强有关。

第七,7月的EPMI、PMI、BCI指向一致。在中期报告《穿越减速带,布局新均衡》中,我们指出下半年实际增长存在一定的减速力量,应适度减少胜率视角配置,增加赔率视角配置;关注名义GDP改善的受益领域;同时关注政策对冲的结构性线索。从7月底政治局会议最新精神来看,服务消费、“两重”、新兴支柱产业、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是较明确的结构性线索。

正文

7月制造业、非制造业PMI双放缓。7月是制造业淡季,过去5年、10年同期环比均值分别为-0.3、-0.2,今年7月的-0.4个点对应的放缓幅度略大于季节性。

7月制造业PMI为49.3,低于前值的49.7。从季节性来看,过去5年、10年7月环比均值分别为-0.3、-0.2,。

7月非制造业PMI为50.1,低于前值的50.5。从季节性来看,过去5年数据存在较大特殊性,2020年之前10年7月环比均值为-0.4,今年7月基本正常。



订单放缓幅度略大于生产,显示本轮放缓是从需求向供给传导。订单和生产环比分别为0.8、0.5个点。从终端需求来看,可能有几个原因:一是耐用品脉冲充分释放后有所减弱,7月前27天乘联会口径汽车零售环比上月同期下降19%,同比降至9%;二是地产销售近月转弱,7月前30天30城地产成交同比为-21.2%,部分基建相关指标也处于调整期;三是在“反内卷”升温背景下,部分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可能有一定收敛,从而对产业链需求形成传递。

7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.4,低于前值的50.2;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.1,低于前值的47.7。

7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0.5,低于前值的51.0。

尽管量的指标回落,但价格指标出现了初步扩张。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比上月上升3.1和2.1个点,这一则意味着“反内卷”取得了初步效果;二则意味着上游对下游的传导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。前期EPMI实际上也有类似指向,当时我们指出“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有不同程度上行,反内卷政策升温可能是主要影响变量”。

7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.5,高于前值的48.4;出厂价格指数为48.3,高于前值的46.2。

在前期报告《7月EPMI淡季同比小幅转正,反内卷下销售价格企稳》中,我们指出:尤其值得关注的一个积极信号是销售价格指标企稳,7月购进价格继续回落,但销售价格止降转升,环比上行1.7个点,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有不同程度上行,“反内卷”政策升温可能是主要影响变量。



值得注意的是,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至4个月以来最高,这证实了微观预期更多和名义GDP相关这样一个基本逻辑。只要量的收缩幅度可控,价格弹性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有积极影响。

7月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.6,高于前值的52.0。这也是过去四个月以来高点,2025年一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较高,1-3月分别为55.3、54.5、53.8;二季度中枢明显回落。4-6月分别为52.1、52.5、52.0,7月重新反弹至52.6。

建筑业环比走弱。统计局指出“近期部分地区持续高温、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”;除此之外,我们理解和地产销售回款压力传导、财政支出中基建相关分项放缓有关。6月交通运输支出、农林水支出增速均偏低;除收入端约束外,和同期是特别国债支出大月有关。后续有待于超长期特别国债、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带动作用逐步上来。

7月建筑业PMI为50.6,低于前值的52.8。

7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2.7,低于前值的44.9;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.6,低于前值的53.9。

BCI较6月下行1.6个点,由于BCI在算法上包含同比特征,因此值得重视。从分项来看:(1)BCI“销售下降、利润上升”的指数分布符合实际GDP放缓、名义GDP改善逻辑;(2)消费品和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意外双放缓,前瞻指数反映企业对6个月之后价格的预期,这意味着尽管短期价格反弹,但价格中枢中期上升的预期尚不巩固;(3)企业融资环境指数走低,这与同处季末之后的4月数据特征上较为相似,信用扩张有待于进一步形成。BCI与万得全A指数在历史上的走势大致一致,但今年5月之后背离明显,可能和同期股票市场风险偏好驱动特征较强有关。

7月BCI指数为47.7,低于前值的49.3。

7月BCI销售前瞻指数为51.1,低于前值的54.6;利润前瞻指数为44.3,高于前值的43.8。

7月消费品价格前瞻指数为40.1,低于前值的43.8;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为31.1,低于前值的36.6。

7月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为46.1,低于前值的49.1。



7月的EPMI、PMI、BCI指向一致。在中期报告《穿越减速带,布局新均衡》中,我们指出下半年实际增长存在一定的减速力量,应适度减少胜率视角配置,增加赔率视角配置;关注名义GDP改善的受益领域;同时关注政策对冲的结构性线索。从7月底政治局会议最新精神来看,服务消费、“两重”、新兴支柱产业、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是较明确的结构性线索。

风险提示: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;地缘政治风险加剧;逆全球化关税出现反复可能;转口贸易出现变化;狭义基建下行风险大于预期;“以旧换新”国补资金下半年弹性变小的影响出现;地产销售继续下行

Top

1、对话康迪科技崔广章:安防+高尔夫,中国机器狗“卷”到北美

2、绫致电商负责人:淘宝闪购增长超预期 成为品牌生意增量

3、五大联赛主要球队球衣赞助商:阿迪5支&耐克6支&彪马3支,阿迪赞助的篮球队

小编推荐

当前文章:http://m.tuanjian7.cn/MUY/detail/dmcixy.html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

我要评论

发表
取消

串槊钟嘀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