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婴上市潮中,孕婴世界有何不同?,母婴品牌上市
斑马消费 陈碧婷
市场总是会无限放大潜在风险的负面影响。谁能想到,一度被认为增长承压的母婴市场,却在今年进入了资本热潮期。
行业巨头进入新一轮业务扩张周期。同时,时隔几年,母婴行业再度酝酿新一轮上市潮:
母婴营养品零售商纽曼斯,儿童纸尿裤运营商舒宝国际,月子会所第一股圣贝拉,成功登陆港股市场;
婴童用品头部玩家不同集团,把纸尿裤卖到亚非拉市场的乐舒适,婴儿特医食品运营商圣桐特医,婴儿护理用品商焦点国际,母婴B2B2C平台海拍客,冲击港股IPO;
婴幼儿辅食企业英氏控股、母婴连锁品牌孕婴世界,冲击北交所上市;
另外,早已被市场纳入上市预备队的品牌至少还包括Babycare、爱婴岛、中亿孕婴等。
1998年,高中毕业的江大兵,在四川江油太白广场,开出第一家孕婴世界。这个母婴店品牌一边扩大规模,一边与重要品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,形成母婴门店与供应链资源的良性循环。
之后的十余年时间,孕婴世界深耕川渝地区,直到近些年才慢慢进入湖北、安徽、江西和云南、贵州市场。直到现在,孕婴世界仍然是一个区域型的母婴连锁品牌。
截至目前,孕婴世界旗下门店数量为2200家,但大多为中小型门店,2024年终端销售规模超30亿元,门店数量及销售规模位于中国母婴连锁行业前三。
母婴零售行业头部公司多为直营模式,而孕婴世界较为传统,2200多家门店仅有两家直营店。
除了收加盟费和服务费,孕婴世界的核心业务模式,是将伊利金领冠、澳优佳贝艾特、健合合生元等品牌的商品,分销给自己的加盟店。
这家传统的区域型母婴连锁零售企业,却在近年的行业逆势中,取得了难得的业务增长和超强的盈利能力。
从2022年初到2024年底,孕婴世界加盟店数量从1300家增长至2200家。最近3年,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.03亿元、6.98亿元、10.03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8374.13万元、9478.83万元、1.20亿元。
尽管,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从24.11%下降至20.80%,导致公司净利率连年下滑。但12%的净利率,无论是在整个零售市场还是在母婴零售行业,都属于绝对的第一梯队。
与大众感知可能有所不同,近些年,母婴市场规模其实一直在增长,只是增速有所下降。原因在于,尽管新增消费人口下降,但存量市场仍然庞大,且消费升级趋势明显。母婴市场正在从“人口红利”时代转向“效率红利”时代。
孕婴世界逆势实现业务增长、保持超强盈利能力的原因,同样与当下市场的大众认知相左。
旗下多为加盟店,导致孕婴世界自身经营成本并不高;区域经营、规模不算太大、业务模式相对简单,公司也不用支出太高的运营成本。
如果将母婴用品市场类比到咖啡茶饮市场,当头部公司都在争当星巴克和瑞幸的时候,孕婴世界,就是小号的蜜雪冰城。
2200多家加盟店,可以收取一笔稳定的加盟费和服务费。盈利重头戏在于母婴产品分销,毕竟,除了部分商品差价,还能从品牌方获得不菲的销售返利。
最近3年,孕婴世界供应商返利金额分别为8593.31万元、1.18亿元、2.00亿元,分别占各期公司营业成本的18.77%、22.13%、25.24%。
这种模式看起来不够高大上,却让孕婴世界获得了数倍于同行业的盈利能力。
成都企业,似乎特别容易找到这种基于产业生态位的小确幸。仅仅在零售行业内,就有家居卖场中的富森美,连锁超市中的红旗连锁,以及母婴零售市场的孕婴世界。它们靠着几乎相同的逻辑,获得稳定的增长与盈利。
不过,市场与行业的剧烈变化,也已经让孕婴世界感受到了危机感。
一方面,市场的存量风险,始终存在;另外,行业内的白热化竞争,越来越趋于同化。
母婴B2B2C平台海拍客,业务内核与孕婴世界颇为接近。区别仅在于,前者线上、后者线下。而且,海拍客专攻下沉市场,在四川、湖北等地业务布局颇深,算是与孕婴世界直接竞争。
在母婴零售市场中,头部品牌开启行业大整合,孩子王合并乐友,爱婴室收购贝贝熊,正在组成全国性的行业巨头,以此在供应链环节形成更大的话语权。
而孕婴世界,仍然在守着自己相对传统的存量业务,赚信息差和品牌溢价的利润,与行业内的头部公司存在战略级的差距。
这个偏居西南的家族企业,也开始推进二代接班,同时借北交所开启资本化进程,试图借助市场的加持,在下一个孕婴童消费时代,拿到更多机会。
2、一个中年男人的1000天自我救赎,成了数百万《一拳超人》粉丝的精神图腾
3、桑托斯1-2巴西国际遭两连败,博雷点射,内马尔中立柱,巴甲桑托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