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资讯

顶配40万的“拼好车”理想i8 ,让李想在纯电坑再摔一次?

时间:2025-07-31 08:48 作者:小小小小木

顶配40万的“拼好车”理想i8 ,让李想在纯电坑再摔一次?


从上市之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反应看,对于理想纯电SUV,i8算不上一个好的开场。


文|园 长

编|陈梅希

理想i8=越野车+轿车+MPV。


7月29日晚,理想举办了创业十年来最“奢华”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发布会,李想专门用一页PPT,回答第一款纯电SUV理想i8亮相以来,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——“这到底是啥车”。

原来这是一辆地地道道的“拼好车”:在全系四驱标配、空气悬挂系统的支持下,有SUV越野通过性,也有对标宝马i7的轿车操控、较低的离地间隙。如果理想i8再有个侧滑电动门,任谁都会说这是一辆“小MEGA”或者“MEGA青春版”。

价格方面,理想i8也和理想L系列车型一样,分成了中杯pro、大杯max和超大杯ultra三个版本,分别定价32.18、34.98和36.98万元。价格和理想的6座增程车型L8基本相当。

刺猬公社(IDciweigongshe看来,最有性价比的是max版本,电池稍大一些不说,还配上了此次发布会着重介绍的VLA司机大模型——比端到端大模型更高级的智能驾驶系统。不过,理想的“刀法”依然精准,pro版本没有冰箱,max版才有;max版没有二排大彩电,只有ultra版才有。

“纯电增程同价”并没有带来积极的市场反应,发布会结束之后,理想股价一度下跌了10%。在理想MEGA的公关事件之后,经历了一年修改重新上市的理想i8,会把理想再次带到纯电的坑里去,还是能把理想带上新的销量之巅呢?


理想十年最长发布会,i8不是主角

2025年正逢理想创业十年,i8的这场发布会也显得更有里程碑意味。但i8并不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,李想和他的同事们对车本身的介绍并不多,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充电、VLA大模型和理想同学Agent等“场外因素”的展示上。


不过,i8的一些创新还是颇有记忆点的。比如自研静音电机,把一款尺寸和造型都接近传统MPV的大车零百加速做到了5秒内,同时电机噪音控制在了较低水平,用李想的话说就是“你能够买到最安静的驱动电机”。并且理想专门为这款新电机自建了工厂、自研了碳化硅功率模块。

另外的研发亮点是5C电池,充电10分钟,开车500公里,15分钟充满一辆车,“比你手机充电速度都快”。李想在现场鼓励用户多用超充,用实测数据表明超充和普通充电带来的电池衰减是类似的,不用担心超充对电池的伤害,。

得益于流线型的外观设计,理想i8成为了当前量产SUV——如果你认为它是SUV的话——风阻系数最低的一款,只有0.218,甚至比特斯拉的轿车Model3还要低。

李想在发布会上,还花了不少时间讲述越野、爬坡和操控性能。在家用标签面前,这些并不是用户最在意的,但理想还是把它们做成了标配。


在全系双腔空悬的助力下,理想i8有较好的通过性,跑泥土烂路也能带来比较扎实稳定的体验;得益于充足的动力,陡坡起步也能做到。


为了在发布会上展示操控性,理想还找了一辆宝马纯电车i7进行对比,从麋鹿测试的车身姿态给出结论,表明它的操控不输宝马调教。

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我开过5米多的MPV之后,对此持保留态度。

整场发布会关于i8的新信息并不多。但在充电、AI等偏向“基础设施”的领域着墨很重。


比如在超充站建设方面,除了公布建站最新数据——3000座超充站、16000根充电桩外,李想还专门透露了一些细节:充电桩都建在地面,方便用户找到;高速充电站租5个车位,建设4个充电位,方便车主上下车;超充站所有细节都是圆角设计,防止刮伤孩子;正在测试自动充电机器人……


大可不必这样对比,对于理想属于尬黑了

从关于充电的种种细节就能看出,越到家庭场景,越是理想的舒适区。随着李想从后备箱中掏出一块大桌板,展示理想i8也能和MEGA Home一样,能够在车里放下一张桌子的时候,家庭氛围感也被推向了高潮。


理想的新玩具:VLA大模型和理想同学Agent

理想i8发布会的很长一段时间,都被与AI有关的部分占去了。

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,我们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,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,并将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到每一个家庭。

半年前,李想对AI之于理想汽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。作为一个人工智能企业,发布会上少讲两句车,多讲两句AI,也就说得通了。


在智能驾驶的路线选择上,理想收起了行业内普遍选用的端到端方案,转投VLA(Vision-Language-Action,视觉-语言-动作)方案,目标是把AI训练出比老司机更高的驾驶水平,而且可以通过自然语言,“指挥”AI开车。

2024年下半年,理想凭借端到端方案,跻身智能驾驶第一梯队。但理想认为端到端不是智能驾驶的终点,这套架构本质上是根据人类的驾驶数据去训练模型,实现AI模仿人类的开车,不能算真正学会开车,遇到没训练过的场景就力不从心了。

相比之下,VLA模型本质是强化学习,更像人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,通过理解、思维和记忆,并不断地跟外界进行交流沟通,在反馈中总结归纳,可以做到举一反三。

理想在做端到端时,曾经给智能驾驶模型打上了一块VLM(Vision-Language,视觉-语言)补丁。现在看来,具备与物理世界进行交互的动作能力的VLM模型,才是理想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

一个很直观的例子是,VLA模型用户让车辆执行“往前开5米”“前方蓝色车那里停一下”的指令——可以执行比较复杂的推理,并且能够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交互。

理想AI的另一块拼图,是把理想同学从一个语音助手变成一个AI Agent,也就是可以自主理解目标、自主安排工作、自主调用工具。比如,接到用户“帮我擦干净前挡鸟屎”的命令,雨刮启动强力清洁模式,先泡一泡,隔 20秒再清理。


发布会现场还展示理想同学Agent写代码甚至做产品的能力,完全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完成,创造出独属于用户的内容、功能和服务,几乎是一个完整的产品、研发、设计、测试团队。


比如,告诉理想同学,“帮我生成一张岳云鹏的新闻资讯卡片”,可以得到关于他的所有新闻资讯,并且可以展示评论区的热点内容。

这样的功能对于把车当成出行工具的人来说并不实用,类似的行为只会发生在手机上。但理想同学的野心并不止于车,2024年底就推出了理想同学App,做Kimi们在做的事(那时候DeepSeek还没火)。


理想i8,不该和任何一款车对比

正如每个互联网公司都试图找到一个AI时代的入口一样,i8也可以看作理想的AI入口之一,VLA模型、理想同学Agent都会在2025年8月随着i8的上市交付给用户。

但和互联网公司普遍免费的AI产品不同,i8需要用户花费30多万真金白银才能“上车”。相比此前35万的预售价,理想i8的最终定价“亲民”了很多,32万的起售价和自家增程SUV理想L8的价格区间基本重合,实现了“增程纯电同价”。相比今年热度最高的6SUV产品问界M8,理想i8的价格并不贵。

不久之前,特斯拉悄然推出了Model Y的六座版本——Model Y L,让本来就激烈的6座SUV市场争夺战进一步白热化。凭借Model Y多年来积累的产品势能,同样主打纯电的理想i8,面对6Model Y L还有一场硬仗要打。


“中杯”pro版本在智能化上性价比一般

另一项不利因素,是理想i8在配置的“刀法”太准了。入门的pro版本性价比一般,比如在智能驾驶方面,想要体验理想VLA大模型的完全体,还得买35万元左右的max版。

总体上看,理想i8的配置不敢超过自家的旗舰车型L9和MEGA,但作为第一款纯电SUV,又想给到用户尽可能高的配置,比如把空气悬挂、四驱系统都做到了全系标配。


二排大彩电最高配才有

配置和定价上的拧巴,给人一种类似MEGA车头+L系列车尾带来的拼好车即视感,很难定义谁是i8的竞品,因为它的设计和产品定位,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工业历史上,都是独一份的。

因此,我们不该拿理想i8和任何一款车对比,它完全围绕家庭用户需求进行设计,无限放大了家庭属性,与其说是一台车,不如说是属于一家人的会动的房子。

但最近,理想的“房子”卖得并不容易,月销量过万的车型只有价格最低的理想L6,以问界为代表的鸿蒙智行车系,正在争夺L8、L9的高端市场份额;零跑等后来者则摸着理想过河,像素级对标理想推出“更便宜的家”。

从上市之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反应看,对于理想纯电SUV,i8算不上一个好的开场。是在高端纯电方向持续发力,还是拿出一些更接地气的产品,理想周六的召开的战略会,恐怕要好好拍拍桌子,吵一吵了。

参考资料

1、腾讯科技《独家 |与李想的3小时对谈(完整版)》

2、36氪《理想重押VLA,「端到端」模型负责人夏中谱将离职|36氪独家》



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|ciweimeijiejun

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“进群”加社群

Top

1、美国对伊朗实施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制裁,美国扩大对伊朗制裁,真的会有效吗?

2、林朝晖:火箭坠毁后,澳方:发射成功!

3、NBA官方晒东契奇活动:收银台疯狂为球迷签名 青年队全选卢卡球衣

小编推荐

当前文章:http://m.tuanjian7.cn/OPJ/detail/vymzns.html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

我要评论

发表 取消

小小小小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