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7-29 17:03 作者:鬼舞沙
北京本轮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,具体情况怎么样?为什么本轮降雨强度这么大?
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。
北京东北部的暴雨 可能是有纪录以来最强。
这次北京密云平谷等地的暴雨,可能已经超过了1972年7203号台风、1994年tim台风带来的暴雨,是北京东北部的历史最强暴雨过程。以现有的数据判断,密云最大过程雨量应该超过了600毫米(还有气象站数据中断,恢复后暴雨数据可能更大),相当于两天时间下了一年的雨。
今晨早高峰时间,北京强降雨继续,对市民上班通勤造成明显影响。其中6时至7时,全国降水排行榜前十名中北京占六位,朝阳降雨量22.2毫米下至全国第一;7时至8时,海淀、房山降水量位于全国前十。今天白天,北京大部降雨持续,部分地区雨势猛烈,可达暴雨量级,局部或现大暴雨,公众请持续防范。
本轮强降雨以来,截至28日24时,北京市平均降水量165.9毫米,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,达到543.4毫米;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,26日22时-26日23时降水95.3毫米。
这次降雨为什么在密云和怀柔特别大?
这是由本次的天气系统决定的。北京正好处在西南气流的副高边缘,降雨云带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,遇到密云、怀柔的山区,形成迎风坡,使得气流进一步发展旺盛,所以山前地区迎风坡降雨比较大,累计降雨基本都达到了100多将近200毫米。
相对来说,在北京城区,降雨云整体移动速度比较快,在每个地方停留时间不长,且城区是平原地区,所以降雨强度相对于北部沿山迎风坡要小得多,城区基本上降雨量都在二三十毫米的样子,相对于密云、怀柔要小很多。
同时“列车效应”分析北京北部出现的持续强对流天气:对流的下沉气流向北流出有山地阻挡,导致出流不畅,向南流出迎头撞上副高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,激发新的对流,替换原先对流,形成“列车效应”导致密云一带出现强降雨。
上次大暴雨时,门头沟和房山受影响比较严重,这次为什么是密云和怀柔呢?
上一次门头沟是因为天气系统正好压在北京中部以南地区,所以房山、门头沟的雨要偏大一些。这次偏南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的速度比较快,造成东北方向降雨偏大。
本次强降雨是华北地区“七下八上”主雨季的极端事件,自7月21日以来,北方多地已遭受罕见暴雨侵袭。据中国天气网监测,宁夏北部、内蒙古中南部、陕西北部、山西北部、河北北部等地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倍及以上,部分地区单日降雨量打破历史纪录。例如,河北保定易县和阜平分别录得362.6毫米和375.2毫米的强降雨,创下当地观测史新高,导致洪涝灾害频发,部分区域出现严重积水。
本次暴雨的强度源于复杂的气象系统交互。
核心原因是副热带高压(副高)的异常稳定。副高自7月下旬以来持续盘踞在日本海、黄海和黄淮地区,其边缘与台风活动形成强大气压梯度,加速气流运动。大量水汽沿副高边缘北上,与西风带的冷空气剧烈碰撞,导致冷暖空气对峙,降雨带长期滞留华北、东北一带。
(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 图源:网络)副高边缘近期恰巧移动至北京附近,叠加台风在副高南侧的活跃,进一步增强了水汽输送。这种配置不仅使降雨具有“耐力”(稳定少动),还因暖区对流爆发而具备“爆发力”,导致累计雨量远超常年。例如,北京前半夜可能出现时空不均的暖区对流,凌晨至清晨雨势达到峰值。
本次雨情接下来的趋势如何?
后边还要下,因为整个大的天气系统并没有明显的变化。现在副热带高压有点偏西,所以这段时间城区的降雨有时有、有时无,整体降雨不大。但是随着副高的东退,还会造成北京一次降雨天气。这次降雨主要应该还是在北京的中北部地区稍偏大一些,应该发生在今天夜间到明天早晨这段时间。
未来10天(7月28日至8月6日),华北地区北部、东北地区、华东地区、华南大部及云南、西藏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40~90毫米,部分地区有100~200毫米,其中华东、华南南部及云南西部、西藏东南部等地的局部超过300毫米;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~8成,局地偏多1倍以上,我国其余大部降水偏少。
消息自听风识云
1、WTT横滨冠军赛国乒参赛名单公布:主力悉数在列,陈熠获提名,横滨世乒赛男单半决赛
3、美国内华达州一起枪击事件造成3死3伤,10·21美国内华达校园枪击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