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网经验赋能秘鲁电力,南网公司战略路径
近日,秘鲁国家能源监管机构(Osinergmin)发布最新数据显示,博路兹公司(Pluz Energía Perú S.A.A.)在全口径系统平均停电时间(SAIDI)和平均停电次数(SAIFI)两项核心指标均位列全国首位,成为秘鲁供电最可靠的配电企业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中国管理经验与秘鲁实际情况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。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,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管理经验与技术标准正跨越重洋,在秘鲁绽放异彩。 技术攻坚:机制革新破解老旧电网困局 “博路兹公司电网设备老化、管理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,这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套适配本地的新体系。”秘鲁博路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配电负责人、秘鲁博路兹综合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、驻秘鲁工作组副组长杨启洪坦言。 自南网国际(香港)公司2024年6月接管秘鲁博路兹公司以来,便将提升供电可靠性作为电网运行首要任务。面对更新改造资金不足、改造难度大等现实条件,博路兹公司建立了一套“风险分级管控+应急快速响应”的机制,这一机制不仅借鉴了南方电网公司在电网运行效率、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成功经验,还融入了秘鲁当地的监管要求。接管一年来,主变、线路强迫停运率同比分别下降33、12个百分点,为电网可靠运行夯实基础。 博路兹公司中压与低压管理分部经理让·巴赞见证了从“以抢代维”到“风险管控”的转变。“以前,我们总是等到故障发生后才去抢修。”让·巴赞说,“但现在,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应急快速响应机制,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风险,在故障发生时也能迅速响应,这不仅缩短了停电时间,还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。”通过优化“应急快速响应”机制,调度指挥操作体系精准高效,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减少11%,低压故障复电24小时以上的数量同比减少50%。 文化融合:双向赋能突破技术壁垒 “我们的目标是将博路兹打造成拉美最好的配电公司。”秘鲁博路兹公司总经理瓦尔特·休托表示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公司不仅在管理机制上进行了大胆创新,还在技术层面进行了深度适配。“最初我们担心中国标准‘水土不服’,但事实证明这是场双向赋能。”杨启洪说。 中秘技术标准的差异是落地过程中的首要挑战,博路兹技术团队采取“逐条比对、本地适配”策略,在设备更新、保护配置等环节制定差异化方案。“我们参照南方电网典型设计,修改低压配电箱设计,在利马老城区试点应用,以解决原有低压配电箱维护困难、故障率偏高的问题。”杨启洪介绍,同时,将无人机巡检纳入设备状态监测体系,已对变电站设备巡检和线路故障后故障点查找拍摄超3600张照片,与常规检查相比,发现异常情况增加1.6倍,大大缩短了登杆检查时间,填补了当地在高空设备检测手段的空白。 未来图景:从技术引进到标准输出 “我们正在数字电网建设方面进行探索,目前正在结合信息系统重建的契机,以自动化、智能化和一体化的思路建设新调度控制平台。”杨启洪表示。通过“能力模型构建+实战化培养”体系,南方电网正在秘鲁培育本地技术骨干。 “我看到南方电网的技术和经验确实能够提升我们的技术和装备水平。现在,我正在研究中国的电网智能化设备和配电设备,希望能跟秘鲁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展。”工程师罗伯托说道。这位秘鲁工程师也曾质疑中国标准,但现在他已改变当初的看法。 “中国经验不是简单复制,而是要激发本土创新潜能,落地生根。”杨启洪说。 去年11月,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。博路兹公司团队首次在当地应用南方电网保供电工作机制,安全可靠地为利马北部及周边1600多平方公里区域提供电力供应,其中包括总统府等数个重要会议和相关活动地点。中国电力管理经验与技术的成功引入,不仅为博路兹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更为中秘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树立了新的标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