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话蜜度研发副总裁:AI智能体正重塑办公校对新范式,蜜度智能养生会所怎么样
7月26日,以“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”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启幕。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,本届大会聚焦AI技术前沿突破与产业融合创新实践,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。
在参展企业中,专注于大模型垂直应用的人工智能公司——蜜度,围绕“让工作更轻松AI for Easy Work”的理念,于本届大会上重磅发布了“AI+办公”领域的三大创新成果:V助手2.0舆情分析智能体、模力通2.0AI公文写作助手、以及校对通多模态内容校对智能体。
其中,校对通多模态内容校对智能体主要针对的是传统校对模式所面临的“格式兼容难、错敏识别不全、操作繁琐”等痛点,以“自动化+多模态+ 35类错敏精准校对”的核心能力,让校对工作升级为“AI 智能体”服务。
现场演示中,工作人员将包含Word文档、图片、视频的素材一键拖拽上传后,校对通智能体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文字错误标注、视频字幕校对、图片文字校对等操作,并生成带修改建议的勘误报告。
为更了解校对通智能体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,观察者网在现场与蜜度研发副总裁、智能校对事业部总经理张晓娟进行了深入对话。
观察者网:蜜度今年是第几次来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?
观察者网:所以每年都会带来一些新的产品?我知道去年waic期间蜜度发布了蜜巢3.0大模型,相比之前的模型性能更高、落地场景更广泛,那么今年我们又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?
张晓娟:我们今年的主题其实是围绕“AI for Easy Work让工作更轻松”展开的,智能体是大模型落地之后当前比较主要的一个智能形态。蜜度在整个展会期间带来了两个智能体和一个AI公文写作助手,三个AI+办公新产品。
观察者网:这些产品跟以往相比有什么升级?
今年我们将蜜巢、文修两个大模型作为我们的算法底座。在应用层面上,改变AI软件的交付方式。
原来说传统的AI软件是SaaS形式,即功能越多越好,有多少功能都交给用户使用。但在新的大模型背景下,用户反而希望得到的功能越少越好,最好自己什么也不用做,只需要下一个指令就能完成任务。
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AI软件交互变革的逻辑。而我们今年带来的智能体,包括校对通、V助手2.0,都是在这个思想和趋势的指引下落地的产品。
我们可以直接提供智能体,让这个智能体去完成用户所有的操作,这是今年最大的变化与升级。
张晓娟:对,以校对为例,比如现在出版行业有一本一、二十万字的书稿需要校对,如果使用人工逐字校对的话大概需要1-2周时间,但如果使用我们的产品,只需要1~2分钟,甚至几十秒就可以完成,这将大大提升效率。
观察者网:其实市面上也有很多同类型的产品,蜜度相比其他企业产品有哪些独特的竞争优势?
张晓娟:我们还是以校对为例,校对工具最早采用的是词库录入的方式,将已知的错误词汇录入系统数据库,系统通过匹配来识别错误。这种模式依赖人工,如果错词未被录入,系统就无法校对出来。后来开始有了机器统计学习,可以通过词语的搭配关系来统计某两个词放在一起是否合适。2018年-2020年,人工智能技术,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发展迅速,这时候蜜度也成立了实验室,并使用信息模型进行研究。
观察者网:我听下来,蜜度的校对通功能和技术已经很完善了,那它未来还有可能再怎么去升级?
张晓娟: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升级,像出版方面就有几十种类型图书,比如教辅类、文史类、科技类、少儿类和创业类,会有很多插画和数字教材,还包括培训PPT、课件视频等各种图书类型。
我们还需要持续深入业务、了解场景,随着业务的增多,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深,了解到的需求越多,产品能力也需要相应的“进化”,这些都是我们的升级方向。
观察者网: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研发需要与各行业的人共建?
观察者网:您认为校对通代表的AI 智能体能否重塑未来办公范式?
张晓娟:当前整个公司业务模式还是会聚焦于B端市场。
观察者网:最后一个问题,从行业角度看,您认为未来智能体的发展趋势是什么,行业可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?
张晓娟: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大模型智能体带来变革,目前许多产品开始从功能交付到结果交付进行变化。
2、对公业务战略面前:浦发银行是时候提升一下危机公关能力了,浦发银行对公业务是什么意思
3、国家防总针对上海江苏浙江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,上海市防台防汛四级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