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大模型数量居全球首位;AI投资联盟正式成立;清华大学开发出新型EUV光刻胶
【观网财经丨智能早报 7月28日】
我国大模型数量居全球首位
今年以来我国基础大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,大模型在电子、原材料、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。“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”上介绍,当前全球已发布的大模型总数达到3755个,其中,我国企业贡献了1509个,数量居全球首位。
“AI投资联盟”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行的2025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正式成立。AI投资联盟以聚焦AI领域投资为核心,旨在搭建投资人开放协作平台、整合产业资本、研发应用场景等资源,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生态,为中国AI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(上证报)
可灵AI全球用户超4500万
7月27日,在2025WAIC期间举办的“生成式AI应用元年”生态论坛上,可灵AI宣布目前已在全球拥有超过4500万创作者,产品自发布以来迭代升级30余次,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。
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正式发布并开源
商汤科技发布“悟能”具身智能平台
7月27日,在WAIC 2025大模型论坛上,商汤科技发布“悟能”具身智能平台。“悟能”具身智能平台以商汤具身世界模型为核心引擎,依托商汤大装置提供端侧和云侧算力支持,能够为机器人、智能设备提供强大的感知、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。商汤具身世界模型还能够生成多视角视频,并确保良好的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,让机器能够理解、生成、编辑真实世界,在空间层面实现世界交互,并构建面向人、物、场的4D真实世界。(36氪)
特斯拉相关人士消息,目前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进行实测,预计2025年面向中国C端市场推出,将进入家庭等消费场景,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,计划5年内年产100万台。(科创板日报)
7月26日,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,2024年,上海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7035亿元,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达到164.5万辆,稳居全球城市首位。目前,上海已集聚9家整车企业、600余家零部件企业,汇聚超过15万名高端人才,产业基础雄厚、发展动能强劲。为加快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,上海将推动500辆数据采集网约车落地运行,年内采集数据预计超过1000万个clips,并建立自动驾驶大模型评测体系,实现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的量产应用。(人民财讯)
崔东树:6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6%
猫王音响创始人否认被华为收买,此前炮轰雷军引热议
此前,曾德钧因发视频称小米CEO雷军形象反差大,缺乏尊重而引发热议。(36氪)
清华大学开发出理想的极紫外(EUV)光刻胶材料
7月26日消息,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向7nm及以下节点不断推进,13.5nm波长的EUV光刻成为实现先进芯片制造的核心技术。但EUV光源反射损耗大、亮度低等特点,对光刻胶在吸收效率、反应机制和缺陷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挑战。清华大学宣布,该校化学系许华平教授团队在极紫外(EUV)光刻材料上取得重要进展——开发出一种基于聚碲氧烷(Polytelluoxane,PTeO)的新型光刻胶,为先进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。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融合高吸收元素Te、主链断裂机制与材料均一性的光刻胶设计路径,有望推动下一代EUV光刻材料的发展,助力先进半导体工艺技术革新。(it之家)
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1、伊朗水危机加剧:德黑兰或数周内断水,全国多城停工限电,伊朗德黑兰爆炸真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