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7-25 07:34 作者:七姚
美国的社会体制不适合建基础设施?,美国的社会体制不适合建基础设施的原因
【本文由“败灯是摔王跪王稀王”推荐,来自《与其搞基建工程,不如把钱用来提高社会福利,提高人民收入?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国家的政策,就是市场资源流向的指挥棒。国家大搞水利工程,将把社会资源引向工程和电力部门。
这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滔天巨浪。各路资金纷纷涌向工程和电力企业。
反观美国,美国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全部集中在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高科技企业。英伟达的市场突破3万亿美元。
虽然美国没有漂亮的基础设施,但是美国高科技企业由于资本市场资金的支持,能够以天价薪酬争抢到全球最顶尖的人才。长此以往,鉴于中美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同,将会把两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再次分道扬镳。
所以,大搞基建的另一个副作用,就是资本市场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高科技的发展被迟缓。
基建不是不能搞,但资源配置却是一个大学问。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福利,同时又能兼顾国家高科技的发展,优化资源配置,显然,在这方面,启动雅江工程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。
美国不是不想搞基础设施,美国有几十万的危桥,很多机场车站道路破败不堪。
……
但是美国的社会体制不适合建基础设施。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有几个困难:一是征地困难,产权人待价而沽只是一个原因,环保和各种社会团体会出面阻挠;二是基础设施是长线投资,投资大,资金回收周期长,收益率低,凡是没有办法收费的公共设施都不会有私人资本感兴趣;三是国家投资利益冲突大,议员都有选区利益,他们都想要把钱投在自己选区,这就会纠缠不清,难以达成决议;四是地方和中央互相推诿。
……
美国资本集中在金融领域,高科技产业,也是有原因的。一是不能投资基础产业和没有制造业可投,美国资本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向,其他没有这么大可以容纳超多资本的池子;二是资本过度投资于某些领域容易形成泡沫,比如美国的股市十多年翻了一番,但是美国的经济的基本面前没有多大变化,中产阶级大量破产,普通人的工资基本上没有增长。
……
投资于基础设施能拉动的产业链是最长的,它可以广泛影响制造业(需要用到大量的工程机械、设施设备、电子仪表、电器设备、建筑材料)、交通运输(所有的材料都要运到现场)、服务业(勘探、设计、建筑、监理、银信、法律、物业、维修等),可以覆盖产业链上大量的工人,这些人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拿到工资,可能最大限度发挥国家投资的拉动作用。
……
美国的量化宽松去了哪里?银行把钱放给了有钱人,这些钱都到了投资基金,炒高了期货、股市,股市翻番,但是实体经济并没有得到有效支持,这些钱都难以流向实体经济,穷人难以从中受惠!
3、揭露何新关于埃及文物的谣言:一直在骗,从未在辩,何新古埃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