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资讯

又一大省入局,中部正在“沿海化”?

时间:2025-08-01 10:19 作者:影山谜行

又一大省入局,中部正在“沿海化”?

城市进化论消息,瞄准“水运”的河南,再迈出一步。

近日,根据当地媒体报道,河南贾鲁河建设有限公司注册成立,这意味着,贾鲁河复航工作有了新的实体支撑。

几乎同一时间,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《贾鲁河复航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公示》。同期召开的河南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提到,下半年,河南将全力推进贾鲁河复航工程,确保年底前开工建设。

贾鲁河复航工程总体方案示意图 图片来源:河南发布

消息频出,让河南发展内河航运有了更清晰的轮廓。此前,河南将今年定为“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”,并大力推进郑州港建设前期工作。在外界看来,串联起郑州、开封和周口等市的贾鲁河,连接淮河和黄河,将让河南有从长三角出海的通道。

而如果放在整个中部来看,这一步还将补上河南的河道“拼图”——随着中部5个省份纷纷将运河建设和河道复航纳入新一轮发展规划,内河航道网将实现跨水系大联通,中部将有望更快一步走向“沿海化”。

1

河南跟进

今年,河南在推进水运上动作格外频繁。

今年初,河南召开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时,专门提及将积极推动“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”上升为国家战略;5月,《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(2025—2035年)》对外征求意见,规划了一个2050年通航里程达到3700公里的航道网络。

贾鲁河复航,正是这个航道网络中近期规划的重要一段。

从地理位置来看,贾鲁河流经郑州、开封、许昌、周口四市,在周口汇入沙颍河直通淮河、长江,这条水道一旦激活,将成为连接黄河、淮河、长江三大水系的“战略走廊”。

贾鲁河 图片来源:大河财立方

由此,河南作为全国唯一地跨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海河四大水系的省份,水系之利有望进一步升级为航运之利。

而作为贾鲁河的起点,也是河南产业中心和交通枢纽,郑州无疑是全省重整水运棋局的“棋眼”。

早在2022年,河南提出加速对接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时,建设郑州港、贾鲁河航道就被并称为关键一环。目前,郑州港建设已进入环评阶段,贾鲁河复航也理应“箭在弦上”。

一个原因是,郑州以下黄河形成悬河,“有流无域”,因此,尽管紧靠黄河,郑州大部分区域属淮河流域;而经由沙颍河流入淮河、长江的贾鲁河,就成了勾连郑州水网的关键——郑州六纵六横12条主要河渠中的10条,都属于贾鲁河的支流。

贾鲁河的价值还不止于此。

从省际水运关系来看,贾鲁河复航后,河南将能直接面对水网发达的长三角,诸如郑州等城市也将拥有水运的“出海口”,可谓“一子落而全盘活”。在当地看来,规划建设贾鲁河复航工程,将是构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的关键工程。

即便如此,造价高昂的运河,对于各地都是一笔待解的“经济账”。河南本就是铁路大省,近年来航空物流也有新突破,为何一定要花高价发展水运?据本地媒体分析,“价格”是一个重要因素。

据测算,运同样的货,水路的成本差不多是铁路的1/3、公路的1/7。据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预测,河南每年可通过铁水联运转运约4200万吨货物至东部地区,2035年沿线内河港口吞吐量将达到50亿吨以上,每年将降低170亿元物流成本,相较于现有运输模式每年可降低870万吨碳排量。

一个例子是,同样被列入新一轮建设规划中的唐白河,一年已经能为南阳企业节省40亿元运费。

2

中部成网

而比起河南的加码,中部省份的集中发力更显特别。

近年来,在加大水运基础设施投资的大旗下,全国拉开一轮运河修建大潮。总的来看,中部省份动作明显更快,除山西外可谓“全员出动”;且动辄是“世纪工程”,无论是战略意义和投资体量上均格外惹眼。

在河南之前,备受外界关注的是浙赣粤运河。该运河规划投资匡算共约3200亿元,由规划全长约1228公里的赣粤运河和约760公里的浙赣运河组成,将让江西进一步摆脱“真空地带”之名,成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水运枢纽。

浙赣运河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:中国水运报

早在2021年,江西就将该运河列入相关意见中,到了今年5月,浙江明确提出“谋划推进浙赣运河等工程”,两省进一步达成“双向奔赴”局面。

湖南则是“手握”湘桂运河。今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湖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提出一项建议,意在争取国家支持将湘桂运河列入国家“十五五”规划。有分析称,该运河将使汉湘桂、汉湘桂粤、京桂、京粤等四大水运南北大通道形成整体,湖南也将向南取得北部湾和大湾区两大“出海口”。

视线投向水运大省湖北,“加快谋划实施荆汉运河项目”自去年以来开始被官方频频提及。该项目估算总投资784亿元,通过将长江中游荆江河段“截弯取直”,以缩短长江航程,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货物前往长三角出海的效率。据外界预测,该运河将减少运输时间约14小时,每年降低的物流成本达300亿元以上。

比起上述三个仍处于前期论证阶段的项目,安徽的江淮运河提供了更加可感的“参照系”。经5年建设、耗资950亿元,江淮运河于2023年正式开放通航。截至今年6月,江淮运河船舶通行量已超10万艘次,合肥港更从原来的“断头港”变成“中转港”,让不靠海、不沿江的合肥有了通江达海的地利。

为何中部这么积极?

从地理位置来看,相比于更深居内陆的西部地区,“出海口”是中部地区更近在眼前的目标,可以一争;而且大部分中部地区都有通航的历史,疏浚河道,更是对传统的“回归”。

此次河南推动复航的贾鲁河,就曾是历史上沟通中国南北的“黄金水道”,朱仙镇码头曾有千帆竞发的盛景。只是19世纪末黄河泛滥成灾,造成贾鲁河的严重淤塞,而后兴修水利、陆续建设水库,又对河道的频繁利用造成了显而易见的伤害,到现在,贾鲁河下游早已成了“记忆里的河”,甚至成了“闻名遐迩”的臭水沟。

而不少项目的建设还是对原有项目的扩充,有利于摊薄水运本身的成本。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会长彭智敏指出,水运建设越来越需要考虑成本问题,荆汉运河和江淮运河分属“引荆济汉”和“引江济淮”两个工程,均是在原有输水的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疏浚,而贾鲁河则是基于原有河道进行建设,或将有助于节省开支。

3

赋能制造?

而对于强于制造的中部省份来说,对水运的“执着”,更添了一份赋能制造的意味。

河南本地媒体曾发问,这几年贾鲁河复航一直提、一直没动静,可河南还是要干,咬着牙也要干,为啥?

货运无疑是关键所在。在当地看来,郑州航空港有了水路,就能组成空、铁、路、水四位一体布局,航空港的货物就能乘船南下周口进入长江沿河北上,然后乘上“铁翅膀”飞往全球各地。

周口港 图片来源:河南政府网

纵观贾鲁河沿线的城市,开封是河南制造重镇,汽车和零部件制造等三个产业正在迈向千亿级;许昌被称为“河南的苏州”,假发等特色产业亮点突出。周口则因2005年沙颍河复航,逐渐走上航运经济风口。有人预测,贾鲁河通航后,机械装备、汽车零部件、家电等高附加值工业品将成为航运“主角”,赋能河南“制造强省”建设。

在彭智敏看来,目前,我国正在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,各种交通方式应错位互补、一体化融合发展,核心是推进整体效益最大化。水运的优势在于成本,更适合时间不敏感的商品运输,服务出行的范围较小、可能仅限于游船。由此,制造业将是水运带动的核心。

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代表。

在湖北,水运之利已然发挥出孕育汽车产业的功能。武汉港汉南港区是长江中上游唯一具备汽车滚装外贸功能的港口,去年,武汉经开区以该港区为依托,实现汽车吞吐量超70万辆。如彭智敏所说,东风和上海通用均把汽车制造厂建在江边,下线的车辆可以直接送上滚装船,有望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。

而今年2月,武汉港汉南港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获批临时开放,还将汽车“出海口”正式搬到“家门口”。

今年上半年,湖北汽车行业增加值比一季度加快4.2个百分点,5月、6月均实现两位数增长,还带动了外贸。今年一季度,东风汽车出口整车5.5万辆,同比增长5.8%,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138%。

河南也在等待一个出海的机会,期望推动临港产业带发展。根据当地媒体报道,基于港口和运河的建设,河南吸引装备制造、现代食品加工、新能源汽车等“适水产业”进一步集聚,推动“工业大省”向“制造强省”迈进。

原标题:又一大省入局,中部正在“沿海化”?

编辑:杨四海    责编:王光建     审核:张松涛

【免责声明】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“来源:上游新闻”或“上游新闻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”等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 联系上游

举报

Top

1、血色残阳:安史之乱中的长安黄昏,血色长安电视剧演员表

2、胖东来声明:从未发布过“如果电商倒了,将有500万人失业”相关话题及文案

3、祝贺!陈芋汐夺得游泳世锦赛跳水女子10米台冠军,跳水冠军陈芋汐几岁

小编推荐

当前文章:http://m.tuanjian7.cn/VBH/detail/wfmpri.html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

我要评论

发表
取消

影山谜行